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守正创新担使命 乘势而上开新局——全省党史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工作综述

  3月4日,全省党史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传达2025年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精神、省委常委会会议听取全省党史工作汇报后的相关要求和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社会工作部部长靳磊对全省党史工作的批示。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荣凌在会上作工作报告,总结回顾2024年工作,安排部署2025年任务,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党史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年:苦干实干取得新成绩新成效

  2024年,全省党史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落地见效,积极履行“以史鉴今、资政育人”职能职责,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思想政治建设持续加强。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编辑《习近平总书记关怀指导四川工作资料摘编(2012—2024)》《四川百年党史中的纪律故事》印送党员干部参阅。全省党史部门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开展宣传宣讲800余场次,举办培训450余场次。


  服务中心大局更加有力。认真落实省委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相关任务,组织开展两馆改陈布展审核工作,做好学术研讨会论文征集、评审、发言等工作。全省党史部门撰写资政报告300余篇,编纂年度执政实录和大事记205部,公开出版“1+21”全套《四川省红色遗址普查成果汇编》。

  《条例》贯彻落实见行见效。及时下发《条例》贯彻落实意见,在《四川党的建设》发表解读文章。全省党史部门组织宣讲500余场次,《四川日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刊载宣传阐释文章2800余篇。联合省委组织部举办全省“推进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培训班”,省市县140余名党史党建工作者参训。

  基本著作编写扎实推进。推动《中国共产党四川100年历史大事记》出版,修订完善四川党史二卷,完成四川党史三卷初稿和第一轮互改工作,加紧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川党的历史编写思路,开展资料征集。

  专题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开展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在四川史实研究工作,拟于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之际推出“四书一馆一片”系列成果。扎实开展《红军长征在四川大事记》《四川党史人物传》(第四卷)等专题编研,与重庆党史、川渝发改等部门联合编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录(2020—2024)》。

  党史宣传教育走深走实。先后举办“精神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四川印记”主题短视频展播评选、“青年学党史·奋进新征程”全省大学生有声阅读党史作品、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巡展等活动。全省开展宣教活动9500余场次,召开全省党史“七进”工作现场推进会,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制定重要党史文献题材作品审核系列制度,审核重大党史题材作品46件1400万余字。

  联动工作格局纵深拓展。召开全省构建“大党史”工作格局现场会,总结推广基层壮大党史工作力量的创新工作经验。会同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举办全省第五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与省档案馆、四川大学等部门(单位)建立联系机制。联合重庆党史部门等召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党史部门联席会议、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研讨会。

  新形势新要求:守正创新推动党史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党史工作不能缺位,党史工作者不能掉队。要打开思想闸门,解除观念束缚,破除路径依赖,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在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把党史事业干得更加红红火火、有声有色。

  做到“埋头修史”与“关注现实”相统一。党史工作者既要“埋头拉车”,心无旁骛、锲而不舍地投身于党史工作中,更要“抬头看路”,紧紧围绕“党之要情”“国之大者”“省之要事”,找准党史工作的切入点,真正做到党有所需、史有所为。


  做到“精耕一域”与“把握全局”相统一。要处理好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宏观层面来看,既要精耕党史,又要着眼全局;从中观层面来看,既要深挖深研地方党史,又要整体观照中央党史;从微观层面来看,既要统筹推进党史面上工作,又要精心抓好党史重点工作。

  做到“史家直书”与“大众话语”相统一。党史工作者既要遵循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的原则,坚持客观忠实记录党的历史,又要善于用大众话语讲述党的历史,把学术概念和理论观点转变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党史更加贴近群众、深入人心,让党史研究的路子越走越宽。

  做到“内强素质”与“外部借力”相统一。要苦练内功,自我挖潜,积极学习新的研究成果,运用新的技术手段,不断发挥党史工作的职能优势,大力提升党史工作者的综合素养,生动展示党史部门的良好形象,以“有为”争“有位”。同时,要善于借智借力,整合各方资源,持续拓展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合作层次和领域,推动实现资源互享、智力互补、成果互惠,共同画好党史工作最大同心圆。

  2025年:聚焦主业抓好六方面工作

  2025年,全省党史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及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工作安排,紧扣中心大局,聚焦主责主业,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党史工作高质量发展。

  把握党史姓党根本要求。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领会透掌握好,确保全省党史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化阐释和大众化传播,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好重大党史文献题材作品审核的政治关、史实关。 


  发挥建言资政核心作用。聚焦党委工作重点、时政关注热点和重大党史事件节点开展党史建言资政,形成一批既有历史纵深、又有现实价值的资政专报。做好红色遗址普查成果转化利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史实审核。红色场馆展陈文字大纲编撰等工作,高质量完成2024年度执政实录编纂。

  抓实党史研究第一要务。组织精干力量以精品力作的标准,加快推进党史三卷编写。持续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关怀指导四川工作等史料征集研究,为党史四卷的编写打下坚实基础。聚焦四川丰富灿烂的红色资源,推出红军长征在四川等专题研究成果。

  丰富宣传教育载体形式。通过活色生香的党史宣教活动和宣传产品发挥党史部门的生力军和主阵地作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顺应传播格局变革和媒体融合的大趋势,做好四川党史短视频拍摄、制作和推介工作。加强与当地党报党刊、媒体等常态化沟通联系,强化党史学习教育基地(阵地)的规范管理和利用。

  深化开门办史工作理念。建立全省“大党史”工作机制,持续深化同党校、社科、档案、地方志办等部门的交流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发挥“三支队伍”作用。加强川渝、川陕甘青、川滇黔、湘鄂川黔等区域互动,积极推动相关专题研究和资政研究。

  加强自身建设固本夯基。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严格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举办全省党史工作业务骨干培训等主题培训班,持续开展党史干部队伍岗位大练兵。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注重激励与约束并重,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办公室、党史二处)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