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资阳市乐至县委党史研究室:聚焦“三化”发力聚力用力 为党史学习教育赋能增效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以来,资阳市乐至县委党史研究室坚持以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为目标,聚焦在“本土化”特色上发力、在“专业化”师资上聚力、在“多元化”载体上用力,持续激活党史教育“神经末梢”,为党史学习教育赋能增效。

  立足“本土化”办学

  发挥本土特色,依托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毅故里,组织开展“追寻红色足迹·铸就忠诚担当·建功伟大时代”集中教育培训,让党员干部接受沉浸式党史教育。精心打造线路,围绕陈毅纪念馆、“五彩金马”、“左邻右舍”等本土资源,加强党史教育现场教学点的开发和保护,因地制宜打造3条精品教学线路。整合教育资源,将红色文化与乐至川剧相结合,以陈毅元帅生平事迹为创作蓝本,精心创作现代川剧《青年陈毅》《少年陈毅》等剧目作品,呈现一堂堂生动鲜活的历史党课,不断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实效。

  建强“专业化”师资

  加强师资建设,拓宽选人视野,不仅从党研室内部选拔理论功底深厚、党史研究经验丰富的骨干人员,还积极吸纳党校资深讲师以及本地红色文化研究学者等,构建起多元化的师资储备库。提升师资水平,围绕“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不定期提供党史最新研究成果、教学方法创新等内容的教育指导,让师资们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掌握前沿动态。同时,开展教学研讨交流活动,促进师资之间相互学习、分享经验,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与水平。

  创新“多元化”载体

  搭建线上平台,遴选18个乡村振兴、红色文化、法治教育等现场教学点位,编制VR教育地图,将党史教育与党性教育结合,课堂从“线下”搬到“线上”,让党员随时随地都能“充电”。丰富培训形式,创新建立“田间课堂”教学模式,组建“田间讲师”专业师资队伍9支,在基层一线开展党员冬春训、“书记龙门阵”“党员开会了”等活动80余场(次)。打造精品课件,高水平制作《靠人民永不忘》《陈毅元帅的严正家风》等情景式“弘毅”微党课7部,有效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资阳市乐至县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