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让四川红色遗址名片更加亮丽——省委党史研究室深入推动“1+21”《四川省红色遗址普查成果汇编》集成编纂出版

  在波澜壮阔的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四川留下了数量众多的红色遗址。为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全省红色遗址,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带领全省党史部门历时两年多为10820处红色遗址普查建档,2024年集成推出全套“1+21”省、市(州)卷全套《四川省红色遗址普查成果汇编》,为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奠定了基础。

  一、系统联动,普查建档

  根据省委党建领导小组会议精神,2021年6月,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开展全省红色遗址普查工作,下发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召开普查业务培训会。在全省党史系统组建了近千人参与的红色遗址普查工作队伍,对五四运动以来四川党的各个历史阶段红色遗址开展全面普查。


全省红色遗址普查工作培训会

  经过普查工作人员跋山涉水踏勘原址,走村入户访问群众,刨根问底寻找线索,共普查到红色遗址10820处,掌握了红色遗址的分布及禀赋、类别、现状,每处遗址的名称、地址、坐标、面积、建筑样式和材质、形成时间和利用时间,遗址本体的历史由来、使用状况、保存状况,遗址周围的环境状况,以及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等信息,建成了全省红色遗址电子档案库。

  2022年11月,省委党史研究室召开全省红色遗址普查成果审核工作会,开展红色遗址信息及相关史实审核工作,并邀请省委宣传部、省档案馆、省文物局、省博物院等部门(单位)专家进行复核,确保了准确、权威。

  二、编好省卷,提供样本

  为固化普查成果,2022年底,省委党史研究室启动《四川省红色遗址普查成果汇编(省卷)》编纂工作,首批筛选出260处红色遗址,纳入省卷名录。所选红色遗址中,182处已被命名为省级各类基地,214处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32处被命名为国家级各类基地,22处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省红色遗址普查成果审核工作会

  2023年底,《四川省红色遗址普查成果汇编(省卷)》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近43万字,共381页,收录图片510张,采用全彩印刷,对所选的260处红色遗址所在的位置、涉及重要党史人物或事件基本史实、保护利用现状进行了全面记载。

  三、跟进指导,集成出版

  2024年,省委党史研究室把推动21个市(州)编纂出版《四川省红色遗址普查成果汇编(市州卷)》,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制定了编纂规范,明确统一的编纂形式、内容要求、目录编排、印制规范、装帧设计等质量标准,组织召开编纂工作培训会议。跟进督导每个阶段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及时指导市(州)编纂工作。


《四川省红色遗址普查成果汇编(省卷)》

  市(州)党史部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支持,落实工作经费。组建工作专班,有序推动红色遗址筛选、史料核实、编纂审校等工作。省委党史研究室逐一对市(州)卷进行认真审核,提出452条修改意见,确保了入选红色遗址真实准确。

  2025年1月,经过全省党史部门的共同努力,“1+21”全套《四川省红色遗址普查成果汇编》如期公开出版。全套书筛选了全省重点红色遗址2746处,图文并茂对红色遗址的地理位置、史实和利用情况进行了介绍,收录的6230张图片对全省重要红色遗址风貌作了直观的展示。

  四、汇聚成果,彰显价值

  该套书的出版,固化了全省红色遗址普查成果,为干部群众、青少年研学提供了党史普及读物,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供了生动教材,为系统研究四川红色遗址提供了一套实用的工具书。


全套《四川省红色遗址普查成果汇编》

  该套书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政治性。全套书围绕四川党史重大事件,较为全面展现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四川人民在四个时期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形成的重要红色遗址,以其清晰的脉络、丰富的内容、扎实的史料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成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一套红色读物。二是集成性。该套书对全省重要红色遗址采用统一的编写形式,既通过省卷收录了全省重点红色遗址,又通过市(州)卷全面介绍了各地红色遗址,为读者整体呈现相对清晰又完整的红色画卷。三是严谨性。

  该套书对红色遗址相关史料在搜集、整理和运用上下足了功夫,扎实的史料基础以及对史料的严谨考证和运用,使得全书具有较强的严谨性。四是可读性。该套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内容直观生动,文笔平实明了,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该套书的出版,为进一步促进全省红色遗址保护开发利用、深入挖掘红色遗址背后党史故事、充分发挥红色遗址的时代价值,提供了史料支撑。

  (执笔:王强)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