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绵阳党史部门多维创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绵阳党史部门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注重创新形式、丰富活动载体,结合本地实际和现代技术手段,让党史学习教育实现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从“理论说教”到“实践感悟”的转变,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推动党史研究成果的转化运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学习平台

  一是注重“线上创新”。在绵阳党史方志网站和其他市级部门网站设置“党史学习教育”栏目,开置“党史天天学”“红色故事汇”等专栏,方便党员干部群众随时随地学习。利用“史志绵阳”“史志江油”“史志梓潼”等微信公众号和“今日安州”App宣传绵阳地方党史,推出“党史上的今天”系列党史故事和“百秒讲党史”系列微视频。开展“云直播”活动,邀请相关红色文化专家线上讲座、直播探访绵阳红色遗址。二是注重“线下深化”。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党史事件,组织“红色读书会”“党史知识竞赛”等互动活动,增强学习参与感。在重要党史“七进”场所,设立“党史书屋”和“党史学习角”,配备党史书籍和影像资料,营造浓厚氛围。创作地方红色文化图册《红色绵州》《红旗漫卷——红四方面军长征过绵阳》等,摄制党史纪录片和微视频《有一些名字》《我们自己的英雄》等。举办“百年风华·绵阳印记”主题展览,展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绵阳发展的光辉历程变迁。

  深挖本土红色资源,强化实践教育

  一是开展红色教育基地赋能活动。主要依托绵阳“两弹一星”红色教育基地、王右木纪念馆、江油红军文物陈列馆等本土资源,开展沉浸式教学,组织党员实地参观、重温入党誓词。重点编排了《国魂》《邓稼先》《奇迹与丰碑》等红色情景剧,通过演绎形式再现历史场景,增强情感共鸣。在梓潼两弹城“航天科技馆”、北川“红军长征过绵阳”展览馆等场馆运用VR/AR技术还原党史重大事件场景,打造虚拟展厅,让学习者“身临其境”开展党史学习。二是打造“红色足迹”研学路线。设计“科技报国”“三线建设”“抗震救灾”等主题研学路线,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绵阳科技城特色结合,突出“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分层分类精准教育,覆盖全群体

  一是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专题培训班、研讨班,结合“三会一课”进行常态化学习,注重学用结合,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二是针对青少年群体,在中小学开展“红色故事进校园”“红领巾讲解员”等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红色主题绘画、演讲和征文比赛。三是联合高校开展“青年大学习·党史青年说”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激发青年爱国热情。四是广泛联系基层群众,通过社区文艺汇演、红色电影展播、方言快板等通俗易懂的形式,推动党史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