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聚焦常态长效 服务发展大局——全省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情况综述

  《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统筹带动全省党史部门,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锚定推动党史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力抓实《条例》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切实推动《条例》各项规定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相关做法受到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肯定,党史“七进”工作在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上做经验交流。

  一、高位部署推动,抓实《条例》各项规定落地生根

  省委高度重视《条例》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党建领导小组2024年第1次会议传达学习《条例》精神,将学习贯彻列入工作要点安排部署。省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对贯彻落实提出明确要求,省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将党史学习教育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纳入工作职责,从领导体制上保障了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省委党史研究室按照省委要求,将《条例》贯彻落实作为重中之重,迅速反应、抓实抓好。

  及时传达贯彻。室务会及时组织专题学习,带头深入领会。召开全省党史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下发学习贯彻通知,安排具体落实举措。征订并发放《条例》单行本,组织党史干部收看曲青山院长宣讲报告,赴基层开展宣传宣讲等,确保党史部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


  密集宣传阐释。积极发挥“主阵地”和“生力军”作用,在主管主办的网站、微信公众号、杂志等宣传平台开设专栏,广泛联系川观新闻、《四川党的建设》、四川在线等媒体密集加强宣传解读稿件投送,阐释《条例》出台重大意义、主要内容、显著特点等。

  积极建言献策。研究提出“提供党史学习教育读物”“建好党史学习教育阵地”等7个方面22条措施,报省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纳入巡视巡察内容。

  在省委统一安排部署下,21个市(州)党委常委会均对《条例》进行了专题传达学习,全省制定出台《条例》贯彻落实文件25个,刊发宣传阐释理论文章2800余篇,形成了一级带一级、全党一起学的良好局面。

  二、深化党史研究,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支撑

  省委党史研究室把出优秀成果作为硬道理,深化党史研究,打牢党史学习教育坚实基础。

  编好基本著作。修改完善《中国共产党四川历史(1949—1978)》,集中攻坚完成50万字《中国共产党四川历史(1978—2012)》初稿编写;编撰《习近平总书记关怀指导四川工作资料摘编(2012—2024)》《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录(2020—2024)》《中国共产党四川100年历史大事记》等著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权威正本支撑。


  开展专题研究。围绕四渡赤水、三线建设、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等重大党史事件和四川独有的党史资源开展研究阐释。下大力气擦亮“红军长征在四川”红色名片,编撰形成《红军长征在四川大事记》《毛泽东长征在川大事记》等成果初稿。

  编撰简明读物。精心编写《四川百年党史中的纪律故事》《四川党史人物传》(第四卷),加快《红军长征在四川故事集》《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在四川故事选编》编撰出版,用口袋书、讲故事的方式,让兼具权威性和可读性的研究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省委党史研究室指导把关下,全省各级党史部门紧扣中心工作大局和社会党史学习需求,推出党史编研精品力作。雅安完成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宣传引导资金项目《西南人民革命大学西康分校资料收集整理工程》,遂宁在建市40年之际推出《闪光的足迹》《辉煌四十年》,阿坝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历程编撰《阿坝州生态文明建设实录》,汇聚形成党史研究成果集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党史、了解党史提供权威教材和基础读本。

  三、活化宣传形式,营造党史学习教育良好氛围

  省委党史研究室紧扣《条例》要求,着力在宣传载体的多元化、宣传效果的共情化上下功夫,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吸引力感染力。

  建强学教阵地。在雅安石棉县召开全省党史“七进”工作现场推进会。完成全省“1+21”红色遗址普查成果汇编。建成省、市、县三级史志阅览室1955个。联合全省75个省、市级党史教育基地,举办“走进四川党史 追寻红色印迹”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系列活动,通过举办一次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巡展、编印一本红色教育场馆集锦、上线一批红色精品展览等“八个一”活动,打造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的可移动、可循环网上红色教育场馆。


  丰富传播载体。积极布局和占领新媒体传播阵地,举办“精神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四川印记”短视频展播、“青年学党史·奋进新征程”全省大学生有声阅读党史作品等主题活动,收集各类短视频作品592部、中英文有声阅读音频作品923部,精选部分作品在“学习强国”等平台线上展播,视频点击量超1300万,音频作品点击量达40万,推动党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守牢宣传阵地。制定《重大党史文献题材作品审核工作实施办法》《重要党史文献题材作品审核接件程序的补充规定》等制度,完成18个国家级、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料和《抗美援朝老战士口述史资料》等书稿共计1000余万字的审核工作,切实把好了史实关、政治关。会同省委网信办推进网上历史虚无主义清理整治,坚决守牢守稳党史领域意识形态阵地。

  《条例》实施后,全省各级党史部门充分利用各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9500余次,覆盖近500万人次,用权威的党史作品弘扬主旋律、用生动的表现形式传播正能量。

  四、统筹各方力量,建强党史学习教育人才保障

  省委党史研究室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原则,大力建设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队伍,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打造骨干队伍。针对党史干部的知识弱项和能力短板,深入开展干部队伍岗位大练兵。以集中编研、课题攻关、上台讲课等方式加强干部培训培养。会同省委组织部,举办“新时代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专题培训班”,请《条例》起草组专家、四川党史学界专家进行讲授。


  建强专家智库。建成四川党史专家智库、重要党史文献题材作品审核专家库,聘任包括省直机关复合型领导干部,党校、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专业性学术人才的152名专家;广泛吸纳党史专家学者、省级部门及科研院所领导、各级党史工作者和爱好者加入四川省中共党史学会,参与党史资料征集、课题研究、政策宣介、意识形态引导等各方面工作,在资政建言、学术研究、审读审看、宣传育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借力壮大力量。加强纵向联动和横向协作,全力构建“大党史”工作格局。与档案、地方志等省直部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同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在川高校开展合作联系。总结推广基层发挥“五老”力量参与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做法,大力发展兼职党史员、党史联络员、党史“土专家”,充实基层党史学习教育人才队伍。

  全省各级党史部门加大党史人才培养锻炼力度,共举办贯彻落实《条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各类培训550余个,培训全省党史工作者、党史专家学者、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务工作者、党员干部共75000余人/次;同时,多措并举壮大工作力量。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分著作编撰、短视频制作、红色纪念场馆文本撰写等5个方面开展党史人才专题学习研讨;自贡市创新采取“片区+行业”方式整合党史联络员队伍,全域开展党史宣讲活动,共同推动爱党史、学党史、用党史在全党全社会蔚然成风。

(执笔人:朱亚川)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