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荣凌在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上的发言
编者按:
2月18日至19日,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在北京召开。按照会议安排,四川等省市党史部门在会上交流发言,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荣凌作了题为《用好“七进”载体 提升“七进”质效 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大会发言,现予刊发。
用好“七进”载体 提升“七进”质效
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2024年,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党史“七进”体系更加健全、阵地更加完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全省学好党史、用好党史的氛围日益浓厚,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党史工作的良好局面持续巩固。
一、层层发力、一体推进,打好“组合拳”。把党史“七进”工作纳入省委对市(州)工作目标考核,作为省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贯彻落实《条例》具体举措,列入全省党史工作五年规划和年度重点任务。制定全省党史“七进”《工作指南》,明确7个领域33项分类指标,确保“七进”工作有章可循。在雅安市石棉县召开全省党史七进”工作现场推进会,组织省直机关、高校、企业和市县等100余名党史党建分管同志,实地参观示范点位、沉浸体验情景党课、总结交流工作经验,进一步明确“七进”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各市(州)党史部门积极争取党政重视、多方支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分领域、分层级推动“七进”落地落实,逐步形成上下联动、一体推进的新格局。
二、以点带面、分类指导,实现“全覆盖”。科学规划“七进”点位,突出“一进一特色”,分类制定推进措施。联合相关主管部门,建成省档案馆、四川大学、成都市青羊区商业街社区、武警成都支队某执勤中队等11个省级示范点位,实现7个领域全覆盖。指导省卫健委举办四川卫生党史专题展,开展“我讲党史半小时”等活动;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党史学习教育“创意书咖”,推动党史进车间、进项目、进工地;“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开设党史学习教育线上专栏,打造“学习强国”线下主题街区;阿坝红原县打造红色“大篷车”,深入远牧点开展藏汉双语党史宣教活动。指导支持相关单位建好阵地、完善制度、常态化开展活动,提供党史读物、审核把关、宣传宣讲等服务。累计建成“七进”点位149个,配送党史书籍15万余册,年开展“七进”活动3000余场次,覆盖500万余人,推动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三、夯实内容、丰富供给,下足“基本功”。积极探索一项研究、多元转化、分众传播的工作模式,为党史“七进”提供“菜单式”内容供给。编辑出版《中国共产党四川历史》(第一卷、第二卷)《中国共产党四川100年简史》等正本著作,推出《红军长征在四川》《四川党史人物传》《四川革命烈士诗文选析》等专题研究成果,出版“1+21”全套《四川省红色遗址普查成果汇编》,撰写《四川百年党史中的纪律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全面深化改革的历程及特点》等资政报告,联合创作《歌声中的党史》、舞剧《努力餐》、诗剧《咱们的总司令》等作品,为各级干部群众提供丰富“精神食粮”。坚持树立正确党史观,出台重要党史文献题材作品审核工作《实施办法》,遴选52名党史人才组建审核专家库,2024年审核重大党史题材作品46件1000万余字,提出修改意见3200余条。
四、创新形式、拓宽渠道,形成“大合唱”。坚持“大党史”工作理念,召开全省构建“大党史”工作格局现场会,统筹各方力量,搭建活动平台,营造浓厚氛围。联合省委教育工委、团省委、西南石油大学、四川传媒学院,举办“青年学党史·奋进新征程”全省大学生有声阅读党史作品活动,编写45个党史文本印发在川高校,117所高校3000余名师生踊跃参与,收到中英文参赛作品923部,精选196部优秀作品在线上线下展播。联合广元市委举办“精神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四川印记”主题短视频展播评选活动,征集到省纪委监委机关、省总工会等单位制作的短视频作品592部,活动上线9天访问量突破1300万次、总投票数达330余万。联合资阳市委举办“走进四川党史·追寻红色印迹”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八个一”活动,精选75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在全省党校、高校、中小学校等巡回展出,编印《四川省党史学习教育基地集锦》并制作H5红色展陈融媒体产品,在学习强国、四川日报等媒体平台展播,成为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的可移动、可循环网上红色教育阵地。
下一步,全省党史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及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青山院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集中攻坚党史三卷、四卷编写,稳步推出四渡赤水在川史实研究“四书一馆一片”编研成果,扎实推进专题研究和资政研究,以“七进”为抓手不断深化党史宣传教育,为党史和文献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