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内江党史系统:共建党史工作新格局 共促党史事业新发展

  2024年,内江市党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聚焦塑造党史品牌,切实履行“存史、资政、育人”职能职责,认真做好“征、编、研、宣、审”各项工作,努力构建“大党史”格局,不断推动新时代内江党史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定“党史姓党”,积极推动重大决策落地见效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市委八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注重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不断推进“三会一课”、专题研讨等集中学习提质见效,精心开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宣传宣讲,多元探索“史志七进”方式方法,《内江史志(2024综合刊)》首次进“两会”赋能建言献策;积极做好重大党史事件、重要党史人物和烈士纪念活动,举办罗世文同志史料研究座谈会,修缮罗世文故居、凝练罗世文革命精神内涵等扩大英烈影响力的建议被内江市委采纳;持续加强党史人才队伍建设,成立内江市史志文化宣讲队并举行示范宣讲;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积极送党纪党课到基层,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坚持同心聚力,扎实推进党史征编提质增效

  完成党史三卷内文用图、成渝双圈建设实录等7项党史资料征集任务,征集“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论文25篇,《资中史志》出版“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专刊;全年完成党史作品编印13部,《中国共产党内江执政实录(2023)》及各县(市、区)执政实录完成内部印刷出版;内江党史三卷编写工作方案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编写提纲获省委党史研究室审核批复,编写相关工作有序推进;完成《四川省红色遗址普查成果汇编(内江卷)》公开印刷出版,完成《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在内江》《三线建设在四川(内江卷)》《内江史志2024》《内江市级部门大事记(2023)》内部印刷出版,形成28万字2024年度党史大事记。

  注重协同联动,不断增强党史研究蓬勃张力

  联合威远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举行罗世文同志史料研究座谈会,市委书记邹自景到会讲话,罗世文同志家属代表、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等专家学者40人到会交流,9篇论文成果收入《罗世文同志史料研究座谈会文集》;联合内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成功举办内江市甜文化研究会首届研讨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背景下甜文化传承与发展研讨会,汇编论文成果29篇,为传承弘扬糖业历史文化、提升内江城市价值积极贡献力量;市、县党史系统举办各类研讨会议8场,深入开展党史人物研究,累计编写《关于推进内江蜜饯产业发展的建议》《罗世文精神的历史形成、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等资政文章13篇,获市、县主要领导肯定批示4篇;《无言教诲 心灵洗礼——再读周恩来家风故事》《小平同志与威远气田》等10余篇专题文章被《方志四川》《四川党史》等平台采用,《沱灌魂》等3篇文章获评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征文二、三等奖。

  聚焦育人铸魂,多元助推党史宣教深入人心

  内江党史方志网、内江史志公众号发布史志文章和信息700余篇,省级以上史志网站刊载200余篇;开展“万堂示范课下基层”“弘扬英烈精神 筑牢信仰之基”红色英烈故事巡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等宣讲40余场,举办专题史志讲堂5场;在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成立史志分馆,实现高校史志分馆全覆盖,在乡镇(街道)建成市县二级史志阅览室20个,共建成史志阅览室59个。向社会集中赠书2000余册,开展宣传活动80余次,上传数字史志馆史志文献20余部。新建“内江史志”视频号、抖音号,共完成《选择》《甜蜜之城 “蔗”里内江》等23部短视频制作发布。其中《隆昌沱灌铸丰碑》《客风回响》等5部被学习强国采用,《选择》《隆昌沱灌铸丰碑》在中组部全国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展播。《甜蜜之城“蔗”里内江》获评内江市三季度网上主题优秀作品并入选中国方志网2024年地方志网络精品视频展播。

  严把史实关口,做好党史作品审读审看工作

  认真开展党史作品审读审看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重要党史文献题材作品审读。市本级积极参与市退军局关于资中烈士纪念馆展陈资料中涉及内江党史史实的审读审看,形成审读意见10条均已被采纳,参与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堂、内江糖业博物馆等展陈资料收集和展陈大纲撰写;各县(市、区)党史部门认真履行审读审看职能,积极参与对廖释惑烈士史料陈列馆相关展陈内容、东乡农民运动展陈史料、大型革命题材话剧《火种》剧本、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相关史料、威远县镇西镇梧桐村村史馆史料、资中县烈士陵园展陈史料等审看工作,提出审读意见60余条均已被采纳。

  (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