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成都市党史系统:提高党史资料征编质效 切实推动党史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成都市党史系统围绕党史资料征编进行多形式、多领域的实践,为推动党史基础研究、专题研究、资政服务、宣传教育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服务大局,抓好重点史料征编研究

  认真征编地方《执政实录》和《大事记》,忠实记录地方党委重大战略决策过程、实施过程以及年度大事、要事,全面真实客观的记载和反映地方党委的执政成果,为各级领导干部把握执政规律、实施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在征编《执政实录》和《大事记》基础上编纂出版《中国共产党成都百年简史》,为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地方读本,入选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好教材”,在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上得到肯定。各区(市)县也结合实际做好重点史料征编,征编的《世纪辉煌—百年党史中的成华记忆》《新都春秋·撤县设区20年大事记》《邛崃市革命老区发展史》等,都为党史正本的撰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让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提供了有力支撑。

  夯实基础,深化专题史料征编研究

  立足全市实际,聚焦成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影响重大、具有区域特色、富有创新借鉴价值、需要深入挖掘的各类主题广泛进行资料征编和深入研究,形成了一批党史专题研究资料。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组织实施、重大成果、典型案例、大事记5个方面,征集2020年至2024年相关史料,共征集整理文字19余万字,图片110余张;聚焦成都改革开放光辉历程,征集形成6大类19个方面专题史料;深度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成都印记,征集文字资料约14万字,图片260余幅,档案40余份,音视频资料3份,并形成专题研究综述文稿近3万字。各区(市)县征编形成了《新时代·新金牛》《青白江红色故事》等20余项专题成果。

  主动作为,开展资政史料征编研究

  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通过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形成一批资政报告,为市委决策提供参考。其中,《高质量打造核心增长极全方位融入双城经济圈——成渝地区“三线建设”协同发展对成都唱好“双城记”的启示》,在“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三线建设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讨会上获得一等奖,《成都市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探索与实践》在“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四川之路”研讨会上获一等奖,《“三线建设”与成都支柱产业发展研究》在“三线建设与新中国发展”专家论坛上获一等奖。各区(市)县形成的《红色资源价值转化引领绿色发展的路径研究》《关于将都江堰打造为成都西部片区城乡融合“国家样本”的几点建议》等都发挥了积极的资政作用。

  丰富内容,做好口述史料征编研究

  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通过走访重要党史事件亲历者,编撰形成《成都改革开放口述史》;以口述史形式形成《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成都实践》,鲜活反映成都对口支援的10个涉藏州县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过程中发生的巨大变化;《三线建设在四川·成都卷(下)》,通过对三线建设实施过程中重要工作和事件的细节追忆,更真实、生动、具体地再现成都三线建设中的“体系史”“技术史”“工人史”;抢救性征集成都抗美援朝老战士口述史,整理完成19篇,约4万字,延伸征集相关史料档案200余份,图片230余张。各区(市)县征编形成了《彭州抗美援朝老战士口述史》等10余项口述史成果。

  (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