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成都市金牛区委党史研究室推动专家人才进校园讲党史育新人活动见行见效
成都市金牛区委党史研究室深入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中关于“抓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要求,以党史“七进”活动为抓手,联合区级有关部门开展“骄子引力·领航三启”专家人才进校园讲党史育新人活动,让青少年在近距离感受专家人才的人格魅力和科学精神中启迪心灵智慧、启悟人生理想、启蒙职业规划,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坚持谋划推动,让专家人才进校园“讲”起来
一是多方联动凝聚“同心力”。积极构建大党史工作格局,主动对接区委人才办、区教育局等区级部门,建立区委人才办牵头统筹推进、区委党史研究室审核把关内容、区教育局具体组织实施的“三方联动机制”,联合印发活动通知,凝聚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二是需求牵动设置“好课程”。坚持因校施策、因人施教,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兴趣爱好,并结合第九个“中国航天日”和第十六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等纪念日,全年策划设置航空航天、防震减灾等15期融思想性、成长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特色课程,以“党史+科普”教育增强青少年的认同感。三是全力促动引入“大师资”。联合区委人才办,通过日常走访、定向专访,诚邀区内外20余名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航天航空、人工智能等领域专家人才参与送史进校园。今年以来,已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神州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和中国首批航天员潘占春等4位专家学者走进校园、走近学生,为同学们作了4期党史专题讲座。
坚持创新方式,让党史学习进课堂“热”起来
一是巧设环节增强“趣味性”。围绕每期讲座主题,“私人订制”设计每一次活动和每一个环节,让航天知识大比拼、航天精神齐诵读、化身小小地铁规划师等活动现身课堂,增强了艺术性、趣味性、参与性,取得了寓教于乐、化教于心的良好效果。二是互动问答提升“活跃度”。在“我与专家面对面”自由提问环节,学生们围绕讲座主题积极踊跃向授课专家提出“当代航天技术如何服务于民生福祉”“地铁是怎样建成的”等各种问题,专家们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一一回答,引发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响和场外师生的强烈共鸣。三是网络直播拓宽“受众面”。联动区融媒体中心,链接金牛e先锋和学校网络平台,以直播课堂为载体,打造“没有围墙的教室”,促使党史知识触达更多受众,共吸引1000多名学生现场聆听,近万名学生同步观看直播,让正能量直通青少年头脑,让好声音直达青少年心田。
坚持价值引领,让红色基因进头脑“传”起来
一是以红色文化引领时尚。把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聚焦讲座内容组织所在学校举办主题画展、创作书法作品、制作科技模型,从中嵌入党史元素,向学校及学生代表分赠《“颂建党百年·看金牛变迁”画册》等党史书籍和《太空运转的奥秘》等科普读物,让青少年在迁移默化、耳濡目染中赓续红色血脉、放飞科技梦想。二是让院士专家成为偶像。坚持因势利导、借势而为,让院士专家通过讲座“现身说法”,分享自身奋斗故事及成长历程,鼓励和引领同学们刻苦学习、科技报国,同时安排学生代表向院士专家献上鲜花或学生画作,营造了敬仰院士、学习专家的浓厚氛围。三是用党史故事指引成长。授课专家紧扣讲座主题深入浅出讲述党史故事,特别是戚发轫院士、潘占春航天员先后走进成都二十中、七中万达学校,分别作“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和“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中国航天事业与航天精神”主题分享,为同学们讲述航天员“飞天”的精彩故事,撒播航天强国、航天报国的精神火种,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
(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