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用好红色文化
·龚剑飞 刘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红色文化发挥思想引领、价值传承、精神激励、教育引导的重要作用,不断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宏伟目标凝聚磅礴力量。
发挥红色文化的思想引领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前进方向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坚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孕育形成的思想认识和精神状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革命理想信念,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根本的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气神,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理论准备。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坚持以理论创新引领事业发展,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驶入快车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用好红色文化,必须始终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引领力和理论指导力。
红色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信念,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明确的道路方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信仰信念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有助于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准把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盘”,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
红色文化蕴含着强大的政治感召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体现了党的领导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强大的政治感召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原则。山雄有脊,房固因梁。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强大感召下,中国式现代化从一种“理想图景”变成正在进行的宏伟事业,“可爱的中国”正在变成现实。只有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全领域全过程,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传承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独特价值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渝的价值立场,是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根本底蕴。我们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在书写红色图卷中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共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新时代,我们党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带领人民完成了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使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红色文化中坚定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能够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优势。进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必须进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红色文化体现了精神富有的价值创造,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崇高的价值追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从物质和精神维度建构了人类文明的价值,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价值支撑。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传承作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能够弱化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精神虚化等问题,防止出现只知道物质享受而丧失了精神追求的“单向度的人”,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红色文化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的鲜明特色。红色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追求“天下大同”“天下为公”“全人类解放”是红色文化内在的价值基础。将红色基因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能够突破西方“文明冲突论”的发展逻辑,从文明交流交融交锋的视角为世界文明的融合发展提供方向,为解决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发挥红色文化的精神激励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强大力量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赓续红色文化,必须传承好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在伟大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民主集中制等优良传统,这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障,也是红色文化的内在品质。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必须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持续激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赓续红色文化,必须发扬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中,彰显出强烈的使命担当和真挚的为民情怀,为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会遭遇各种艰难险阻,面对各种“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必须从红色文化中汲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依靠顽强斗争完成党的使命任务。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赓续红色文化,必须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在改革创新精神的激励下,我们党领导人民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有力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必须进一步发扬红色文化中蕴含的改革创新精神,激励中华民族不断超越自我,迈向更高发展阶段。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赓续红色文化,必须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人在伟大的建党实践和革命斗争中,表现出勇于创造、敢走新路的高度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笃行实干、敢闯敢干,找到了一条有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新道路,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必须赓续中国共产党人务实求变、务实求新、务实求进的奋斗品格,积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
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育时代新人
红色文化具有突出的教育引导功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要加大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加强红色基因的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用好红色资源,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创新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丰富内容和表现形式,通过科技赋能让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要运用数字化手段对红色文化资源要素进行整合、展示及传播,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再生产,探索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的红色文化弘扬模式。近年来,江西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数据化、智能化发展,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展馆,成为全国第一个开启红色文化数字化保存、虚拟展馆、矩阵传播的省份,三年时间访问次数累计达到2.1亿次,访问用户涉及20余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和运用,充分挖掘和培育红色文化资源强大的教育功能,能够不断丰富拓展红色文化宣传教育载体,进而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讲好红色故事,创新红色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中国式现代化积淀着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基因,承载着最生动、最有力、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故事。要创新话语表达,注重从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叙事中,提炼易于受众接受的新表述、新表达、新内容。要加强平台载体及形式手段的探索创新,转变“我讲你听、单向灌输”的传统教育模式,打造受众易接受、乐参与的传播场景平台。要创新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方法,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融入机制建设,推动红色基因真正入脑入心入行。在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方式方法的过程中,用红色文化基因来感召青年,坚定青年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活动,进一步增强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将红色文化内化为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根基。要把红色资源融入公共空间,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人民群众的红色教育。要推动红色文旅创新发展,丰富红色文旅内涵和形式,让游客在红色旅游中传承革命遗志、感受社会发展、感悟中国力量。要推进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生活化,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活动,创作更多反映红色历史的文艺精品,充分发挥各类红色文化活动铸魂育人的作用,用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来提升红色文化吸引力和感染力,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党建》202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