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成都市金牛区委党史研究室“三个注重”推动党史资料征编工作提质增效
成都市金牛区委党史研究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把牢“党史姓党”政治方向 ,紧紧围绕党史基本著作编撰这个“首要任务”,坚持做到“三个注重”,推动党史资料征编工作取得新成效。
注重广征博收,让党史资料搜集有“力度”
一是突出“即时性”常态化征集纪实史料。坚持每天从区委《每日要情》、区政府网站中,搜集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大事要事,按月编纂党史大事记。建立街道部门党史大事每月记载、季度报送制度,定期收录区委重要会议、文件、讲话等,分年度编纂《执政实录》。二是突出“针对性”精准化征集专题史料。通过印发征集启事、线索目录、任务清单,运用“定向公开征集、定点上门收集、定类网络搜集、定位馆藏采集”的“四定”工作法,累计收集照片近2万张、实物近300件、文字超20万字,为丰富金牛党史陈列馆展陈内容和实现展陈效果夯实基础。三是突出“重要性”规范化征集口述史料。通过上门走访、专题约稿,征集区委原书记陈佐国谈乡镇企业发展历程等改革开放口述史料20余份。以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为契机,从全区健在的250余名老战士中选定12人,采集视频素材570余分钟、口述资料约5万字,制作形成《金牛抗美援朝老战士口述实录》。
注重核准校正,让党史资料整理有“深度”
一是建强“一支队伍”作保障。针对征编工作需求,返聘一名熟悉金牛历史、具有征编经验的退休教师,并充分发挥街道部门党史联络员作用,让他们全程参与史料征集报送、编写校核,切实增强工作力量。二是明确“一项规定”立标准。明确规定党史事件时间、地点、事由、内容、人物、数字“六准”要求,让征编内容“落笔有据、秉笔有书”。在编写金牛党史陈列馆展陈文本时,对标“六准”先后到区档案馆、方志馆查证资料8次,反复比对核实存疑资料20余处,确保导向正确、史实准确。三是严把“双道关口”提质效。严把“源头关”,要求街道部门报送资料须由撰稿人、分管领导、主要领导“三签字”,做到文证、人证、印证材料“三对口”。严把“审核关”,采取室内自审、专家评审、编委会终审的“三步审稿法”,层层审核把关,确保准确无误。
注重精编细研,让党史资料运用有“效度”
一是修好“红色家谱”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鲜活教材”。精心编写“1+N”党史学习教育本土教材,“1”是金牛党史三卷,“N”是《金牛党史300问》《金牛区的城市化历程》等通俗读物,并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和“三会一课”必学内容,成为全区党员干部学习地方党史的“必备书”。二是讲活“红色故事”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精品课程”。联合制作《红色谱系今与昔》《进军号洪亮地叫》等纪录片,并以罗南辉、赵一曼等革命历史人物为原型,开发配乐诗朗诵《信仰》和“红色家书”互动式党课,为党员干部送上“文化盛宴”。三是打造“红色阵地”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实境课堂”。结合创建党史“七进”示范点,打造以金牛党史陈列馆为核心和以马鞍山烈士纪念园、成都八中“战旗·初心馆”等为支点的“一核多点”红色矩阵,把党史学习教育从“课堂”搬到“现场”,让党员干部在实地实景中感悟初心、牢记使命。
(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