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巴中市恩阳区史志档案中心:打好红色文化“三张牌”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巴中市恩阳区史志档案中心协同区委组织部、区文广体旅局、区农业农村局等多个部门,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大力推进红色文化建设,积极探索“红色旅游”与“和美乡村”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通过联合打好“三张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打好“文化牌”: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将红色古镇、渔溪列宁小学旧址、红军石刻标语遗址等红色瑰宝连点成线,精心打造党员现场教学基地,把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滋养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的鲜活教材。凭借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县级苏维埃政权旧址群所蕴含的深厚红色文化底蕴,吸引众多知名作家与影视公司前来采风创作,出版了《恩阳革命老区发展史》《红色恩阳》等多部极具感染力的红色书籍,拍摄了《战地黄花》《十送红军》《红军小学》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红色影视作品,让红色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熠熠生辉。同时,通过不定期举办红色文化宣讲活动,邀请老党员、老干部深情讲述乡村红色记忆与感人故事,让红色文化如春风化雨,沁润百姓心田。
打好“人才牌”:群贤毕至,共铸辉煌
充分发挥镇(街)文化站与村(社区)文化室的阵地作用,开设“讲恩阳故事 传红色基因”专题培训班,着力培育一支有担当、有情怀、有能力的红色宣讲人才梯队,全力打响“红色恩阳”品牌。注重运用红色文化的教育引领功能,组织各类红色教育培训活动,强化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出一批热爱红色文化、投身乡村振兴的新型高素质农民队伍。积极吸纳 35 岁以下政治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后备干部,通过结对帮扶、跟踪培养,促其快速成长。同时,诚邀各界优秀人才担任“红色专家”“荣誉书记”“发展顾问”,为村级发展出谋划策、拓宽思路,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打好“富民牌”:产业融合,增收致富
巧妙利用红色资源,延伸拓展红色产业链,有机串联红色研学基地、红军石刻标语露天博物馆、村史馆与农业产业园区等特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集参观学习、研学实践、休闲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成功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胜势,有力推动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探索推行“党支部 + 强村公司 + 农户”的创新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领办合作社,整合集体资金与土地资源,建设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规模化种植芦笋、辣椒等绿色农产品以及川佛手、淫羊藿等道地药材,为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增长开辟新路径,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
巴中市恩阳区已构建起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协同共进、相得益彰的良好发展格局,持续为乡村振兴“强筋健骨”“铸魂塑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迈向新高度、取得新成效。
(巴中市恩阳区史志档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