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以“四个一”为抓手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锻炼
为锻造党史事业发展“生力军”,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以“四个一”为抓手,打好年轻干部培养锻炼“组合拳”,推动年轻干部成长进步与党史事业高质量发展互促互进。
坚持一个导向,力求“知史”更“懂政”
一是学好党的创新理论“必修课”。发挥“第一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举办青年理论学习研讨会6次,通过主题联学、线上互学、沙龙活学、个人自学等方式学思践悟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二是深化党史工作“大局观”。开展“党建+青年”系列主题活动,到成都科创生态岛等新质生产力前沿阵地学习调研交流7次,推动年轻干部在大局下思考、在全局下行动。三是扣好廉洁从政“第一颗扣子”。组织年轻干部参加各类学法活动,结合业务工作挖掘成都党史人物纪律故事,实地参观天府家风馆、成都大数据审计监管中心,推动年轻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培养一批骨干,力求“一专”兼“多能”
一是导师“传帮带”培苗子。建立“1对1”“1对多”“多对1”培养机制,购买各类专业书籍500余册,开通“知网”等数据库,通过主要领导点、分管领导提、处室负责人教、业务骨干讲、“老党史”说等方式培树新苗。二是“请进来+走出去”提素能。开展党史编研、党史宣教、调查研究、办文办会、网络安全等各类专题培训10余次,分批次选派年轻干部赴延安和井冈山干部培训基地、知名高校、苏州产业园区“充电蓄能”。三是压担子交任务促成长。组织年轻干部深度参与展陈文本撰写、党史三卷编写等重大项目、关键工作,提升对史料的占有力、搜索力、研究力,增强对党史逻辑关系、经验规律、思想内涵的阐释力。
强化一个理念,力求“小部门”有“大作为”
一是参与写好党史研究“大文章”。在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成都足迹专题史料、征编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专题史料、编撰执政实录、撰写资政报告等工作中,引导年轻干部感受党史工作“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时代价值。二是共同融入党史工作“大格局”。在开展“党史青年讲党史”活动、征集771部全省大学生有声阅读党史展播作品、走进短视频镜头宣讲成都党史故事、参加全国性学术研讨交流等“大党史”工作中,提振年轻干部对党史工作的自豪感、认同感、成就感。三是主动投身时代发展“大舞台”。动员年轻干部举办“用好红色资源助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座谈会,积极投身成都大运会一线服务保障工作,驻村选调生开展4次国情调研,助推乡村振兴,擦亮“党史有为”青春底色。
坚守一份初心,力求“小个体”见“大情怀”
一是激发对党史工作的热爱之情。组织年轻干部深挖成都解放的精神内涵、走访改革开放的推动者亲历者等,在具体的党史事件、党史人物中得到教育、启迪、感化、鼓舞。二是强化对党史的敬畏之心。组织年轻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以权威正史和可靠文献为依据,守牢守稳党史领域意识形态阵地,及时对专项工作全面复盘,力求重要成果无失误。三是涵养宁静致远的心境。引导年轻干部在去粗取精、去伪求真的校订考证中涵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由表及里、抽丝剥茧的党史研究中培育沉下心、静下心的执着态度,在亮出“金点子”、找到“新路子”的过程中形成主动作为、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