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以史鉴今促发展 资政育人谋新篇 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智聚力——全省党史部门2024年资政工作综述

  2024年以来,全省党史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和党史工作重要论述,坚决扛牢“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使命担当,重点围绕“国之大者”“省之要事”,积极紧扣社会发展核心关切,精准选题、靶向破题、合力解题,全年撰写资政报告300余篇,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签批数量和转化效率呈现良好上升态势,奋力谱写了“以史辅政”新篇章。

  提高站位强统筹,资政工作更有“高度”

  聚焦“党有所需、史有所为”,靠前服务、主动作为,强化统筹谋划,变“被动”资政为“主动”资政,变“零星”资政为“系统”资政。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推动资政服务与党史工作同频共振,先后将资政工作纳入年度工作和“五年规划”,探索建立资政课题库,确保谋划一批、研究一批、成熟一批、推出一批。省委党史研究室于年初召开全省党史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下发年度工作要点,指导市(州)党史部门资政工作,推动形成“1+21”资政工作方案。二是强化组织领导。积极向上争取支持指导,探索“室领导+责任(处)室+青年干部”模式,室领导主动领题,责任处(室)全程跟踪,青年骨干积极参与,明确“时间表”和“任务书”,确保课题有力有序开展。省委党史研究室主要负责同志牵头召开资政工作推进会,研究讨论年度资政选题和重点方向;资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在市委常委会会议上汇报资政思路,市委主要领导亲自“出题”,推动资政工作纳入全市工作整体布局。三是聚焦中心大局。紧密围绕省委中心工作,充分结合全会精神、党纪学习教育等深化资政服务,确保资政“资”在需要时、建言“建”到关键处。省委党史研究室精选四川百年党史中27个党纪故事,编写形成《党史上的纪律故事》资政专报,其中《四川日报》“廉洁四川”专版刊载两期;泸州精选编辑《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期间党的纪律建设资料选编》,达州积极总结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经验启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党纪学习教育相促进,有力服务党纪学习教育。

  整合资源强联动,资政工作更显“深度”

  聚焦资政的全方位、深层次、精准化,变“闭门”资政为“开门”资政,探索资源共建共享,以“大党史”凝聚“大智慧”,用“大智慧”推动“大资政”。一是深入调查研究。改变过去“书斋”资政撰写模式,努力破除信息茧房,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全面汇集行业主管部门、业务负责同志、一线干部群众等力量,吸纳各方建言建策,全省党史部门“下沉”资政率超40%。省委党史研究室课题组赴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调研近20次,点面结合摸清全省红色村红色资源禀赋并提出相关建议,受邀参加全省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村支书培训班作专题分享,实现资政成果“反哺”。二是加强上下协同。深化省、市、县三级党史部门联动,加强资政指导,开展联合作业,助力打造地方党史资政品牌,推动成果共研共享。省委党史研究室精选各市(州)资政报告汇编形成《四川省党史部门资政文章选编》,供全省党史部门参考借鉴;雅安加强市县两级党史部门联动资政,撰写《用活红色资源 丰富内容形式 不断提高雅安党史“七进”工作质效》得到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并在全省党史“七进”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三是积极借智借力。运用“大党史”格局和机制,加强与省级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多方发力、各展所长、共同答题,联合资政占比突破1/3,资政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提高。成都与发改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总结编写12个重大成果和典型案例,多角度深层次鲜活展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生动实践;广元剑阁县联合组织部门撰写《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的制度密码》被中组部专刊采用。


  发挥优势强转化,资政工作更具“力度”

  聚焦深挖深研地方特色资源,发挥党史部门熟悉党的历史、掌握史料丰富的优势,找好找准资政切入点和结合点,有力提升资政质量和转化成效。一是推动学习转化。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用最新理论去指导实践,推动资政工作。省委党史研究室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及《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等最新讲话和论述,紧密结合四川发展实际,有机运用历史思维,撰写《什么是国家战略腹地?为什么是四川?》《“四川红旗渠”——玉溪河水利工程建设历程与当代价值》等资政报告。二是促进研究转化。以深化党史研究为重点,结合党史事件关键时间节点、党史人物重要纪念日,撰写史实厚重、观点新颖、内容丰富的学术文章,以党史研究服务资政研究,以资政研究带动党史研究。全省党史部门撰写《邓小平在四川的足迹综述》《邓小平赴中央工作后历次回川情况概述》等兼具学术性、理论性、启发性的资政文章50余篇,入选全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8篇;遂宁、巴中资政文章被评为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征文一等奖、入选市社科课题。三是拓展宣传转化。持续打通党史资政研究观照现实、服务现实的转化通道,推进资政服务成果转化运用,通过决策参考、项目落地、宣传报道等形式,多渠道实现成果转化。省委党史研究室撰写《划时代的改革 历史性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全面深化改革的历程及特点》《新时代四川“天府粮仓”建设的实践及启示》,被《四川日报》《四川党的建设》等省级主流媒体刊载;乐山深入总结兼职党史员队伍经验,撰写《乐山先行先试构建“大党史”工作格局》被《乐山日报》刊载,相关经验在全省党史部门骨干培训班暨构建“大党史”工作格局现场会上推广;自贡、绵阳、内江、广安撰写《关于“狱中八条”历史资料考证情况的报告》《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全力推动梓潼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关于打造刘成辉革命史料陈列馆调研报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背景下邻水红岩文化建设路径研究》,相关内容被吸收为红色场馆展陈内容和讲解员解说词。


  围绕需求强民生,资政工作更赋“温度”

  聚焦社会关切、民之所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资政服务既“上接天气”又“下接地气”,以“小切口”助推“大发展”。一是助力经济提质。将资政服务内容由单纯党史人物研究、党史事件研究扩大至经济领域,持续拓展资政研究的范围,聚焦区域内产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攀枝花、南充、眉山、甘孜聚焦区域内产业发展重点,有机拓展资政研究对象,围绕地方经济发展,提出低空经济、食品产业、中试产业等产业发展建议。二是回应群众关切。围绕群众最为关切的民生领域,在乡村振兴、公共服务等方面开展资政研究,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德阳绵竹市聚焦人民公共服务需要,撰写《关于绵竹城区中心广场改扩建工程文化提升的建议》《关于对绵竹人民公园杨锐纪念广场进行改造提升的建议》,相关建议得到支持并推动实施。三是推动社会发展。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六次全会关于用好用活红色文化资源相关部署,紧密结合红色资源开展相关资政研究,为当地社会发展注入党史力量。阿坝、凉山把资政服务与人民幸福生活紧密相统一,结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撰写《发展红色旅游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研究——基于四川省阿坝州三个村寨的经验》《关于合力写好凉山红色文化“大文章”的对策建议》等,助力地方发展和文化传承。

  (办公室)

责任编辑:四川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