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红色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的思考——以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为例
红色资源是固化的党史、革命史,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2019年出台了《四川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就革命文物保护明确提出“六大任务、八项重点工程”。南江县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苏区的核心区域,红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先辈留给我们的这些弥足珍贵的财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一、基本概况
自1932年8月四川党组织引导任伟璋川北民军在光雾山利用米仓道“据山险行赤化”,到红四方面军进入南江,到1935年红军撤离南江开始长征,到1940年春红四方面军留守川陕阵地的巴山游击队失败,长达八年的革命历史,给南江留下了诸多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境内的重要机构、重要战斗遗址、重要红军石刻标语、重要人物曾驻地、重要烈士墓和重要纪念设施等红色资源众多。
川陕苏区时期,南江境内发生大小战斗500余次,其中甑子垭等10余次战斗被载入红四方面军战史;并组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正规的并加入战斗序列的妇女武装——妇女独立团。李先念、徐向前、王树声、许世友等革命先辈在南江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建立了2个县委和2个县苏维埃、21个区苏维埃、146个乡苏维埃、345个村苏维埃。境内有“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等石刻标语众多。
据2021年红色资源普查统计显示,南江现存建国前红色旧址、遗址共20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这些革命旧址、遗址,是革命和建设历史的珍贵记忆、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南江县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健全了革命文物资料信息数据库,编制了革命遗址遗迹等红色资源保护方案,升级改造了县博物馆、巴山游击队纪念馆,修缮了长赤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三十一军医院旧址、沙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等,编创了《巴山女红军》《红漫巴山》等多部红色文艺作品。巴山游击队纪念馆被命名为四川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南江县虽做了大量工作,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保护有差距。近7成革命遗址遗迹为零星散落分布,未连点成线、串线成面。不少遗址遗迹,由于年代久远、自然灾害、城乡建设、违法破坏、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失修失管。二是利用有差距。许多红色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使用效率低下;实现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三是传承有差距。红色文化的研究阐释还不够,红色故事的整理挖掘不充分、宣传推介少,红色文化品牌打造不多,表现力、艺术性亟待加强。
三、几点思考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19年,南江县被中宣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同年11月,川陕渝签订框架合作协议,聚力打造国家级红色文化公园。就进一步加强南江红色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笔者认为应在四个方面下足功夫。(一)全面摸清家底,掌握红色资源现状、科学制定规划。一是全面梳理。进一步加强对红色资源的调查、征集力度,开展红色旧址遗址、红色文物、烈士纪念设施等专项普查和调查认定,全面征集、收集中国共产党在南早期活动、川陕苏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抗美援朝等各时期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实物档案、图片声像、口述史料等。通过梳理、归类、甄别、评估,建立红色资源档案数据库及目录库,实行分类定级、分类保护。注重红色旧址遗址所承载的厚重文化、丰富内涵、深远影响、重大意义的挖掘提升,为科学做好整体保护夯实基础。二是科学规划。坚持把红色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纳入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布局总体思考,高水平规划建设红色文化走廊,推动“红”“绿”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等。
(二)开展修缮维护,完善基础设施,实现提质增效。一是大力实施红色资源保护工程项目。抓紧实施好南江县城红四门及城墙以及元潭至贵民片区红军石刻标语群等保护修缮工程。加强红色资源重要遗存点保护,加强馆藏革命文物保护,改善馆藏革命文物保存环境。二是加强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红色遗迹保护。进一步落实保护措施,实行挂牌保护,不得擅自改变原状、修缮、迁移和拆除。加强濒危红色资源保护,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实施红四门城墙标语、红军石刻标语群、中魁山红军战斗址、馆藏红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数字化保护与利用工程。三是坚持本体保护与周边保护、单点保护与集群保护结合,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周边环境整治、生态系统修复、水土流失防治等。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县域内红色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以及与周边达州、广元、南充、汉中等互联互通的道路体系。逐步完善教学场地、宾馆酒店等配套设施。
(三)突出重点特色,深挖价值内涵,合理开发利用。一是建好建强教育基地。推动将基础条件好的革命旧址开辟为革命文化专题博物馆、纪念馆或遗址公园;对分散在农村的各类革命旧址规划打造为党群服务中心、村史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对现有的巴山游击队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展陈讲解、科学研究、内部管理等,实现提档升级;力争“十四五”期间新增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个、省级1个、市级1个。二是挖掘传承红色精神。加强红色文化研究,深度挖掘旧址、遗址、纪念设施、事件等背后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和崇高革命理想信念、思想内涵、时代价值、革命精神。实施红色文化传播工作,围绕巴山游击队、妇女独立团等题材,创作一批红色文艺精品。三是广泛开展教育活动。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国具有影响力、辨识度的原创性陈列展览精品。建立红色资源与县内外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共建共享机制,扩大红色文化覆盖面;利用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组织党员干部、青少年等参观瞻仰革命遗址遗迹、红色纪念场馆;组织开展优秀红色讲解员讲党史、红色夏令营等活动,增强红色教育活动的生动性、互动性和体验性。
(四)理顺管理机制,强化要素保障,确保工作成效。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突出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将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作为重点工作,与红色旅游、民生改善、乡村振兴等融合起来。建立政府、主管部门、学术机构的联席办公会制度,构建整体联动格局。建立完善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刚化管理手段、落实管理措施。及时开展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学术研究,对重点课题联合攻关。二是强化宣传推介。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宣传红色资源的珍贵价值、重要意义。选树正反典型,强化干部群众的教育引导。加强综合执法力度,对破坏红色资源的依法打击。三是强化资金保障。用好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抓住东西部协作等政策机遇,积极包装实施一批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项目。发挥好市场作用,吸纳社会资源、广开融资渠道,推动县城以及长赤、大河等建设一批红色街区、红色小镇、红色村落。鼓励革命旧址产权人等通过合资、合作、委托管理等方式引入其他力量,共同做好革命旧址的管理、使用。
(作者:巴中市南江县委党史研究室 郑 斌 刘远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