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弘扬“三线精神” 助力跨越发展——泸州市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唐慧

来源:    时间:2022.05.19责任编辑:党史文献网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央从当时国际局势出发,在云、贵、川、陕、甘、宁、青等西部省区的三线后方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工业、交通、国防基础设施建设。从那时起到1980年,我国陆续在中西部13个省和自治区投入2052亿元巨资,组织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民工,建成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以及10多条铁路干线,形成中国西部后方科技工业基地。三线建设初步改变了我国东西部经济建设发展不平衡格局,实现了以国防尖端科技为主的重大突破和我国军事工业的全面提升,保障了国防安全。三线建设者们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革命情怀铸就了“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

泸州是四川三线建设军工机械、化工和石油能源开采的战略实施重点地区,有明显区位优势,蕴藏丰富自然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今天,泸州正迎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需要我们重温三线建设历史,传承弘扬“三线精神”,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继续谱写激情高昂的时代赞歌!

一、三线建设在泸州的成就及其深远影响

川南泸州,位于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四省市结合部,是四川三线建设军工机械、化工、石油、天然气开采的战略实施重点地区,三线建设的目标是将泸州建设成为工程机械基地和火化工基地。三线建设在泸州取得巨大成就,也留下许多从建成之日起就和巴蜀大地紧紧连在一起的工程实体。不管岁月如何变迁,在泸州,与主城区隔江相望的茜草,始终承载着泸州人的“三长”记忆。长江起重机厂、长江挖掘机厂、长江液压件厂就是在三线建设大背景下,先后从北京、抚顺、上海等地内迁到泸州,由此拉开泸州三线建设的大幕,使泸州开始有了真正的机械工业。

泸州城市绿地覆盖率不断提升

长江起重机厂。长江起重机厂人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16吨液压汽车起重机,完全淘汰机械传动产品,成为全国第一家液压、汽车起重机专业生产厂。到1978年,长江起重机厂成为全国重大吨位液压汽车起重机研究生产基地。

长江挖掘机厂。我国首台液压挖掘机在这里诞生,我国最大吨位的液压挖掘机在这里试制成功,我国最大吨位的电动液压挖掘机在这里试成。

长江液压件厂。液压件产品在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性能指标已达到和部分超过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能指标;研制开发的神舟、嫦娥系列卫星飞船发射塔架液压系统,三峡工程门机抓梁液压系统,上海磁悬浮轨道梁运架一体机液压平台升降系统等产品在国家重大项目、航空航天及国防重点工程建设中屡建奇功。

川南矿区。其前身是泸州气矿,始建于1959年5月,是以勘采开发川南气区天然气田为主,兼有炭黑、化肥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矿区。1965年到1966年,根据中央部署,在川南矿区展开大规模的“古隆起”塘河大会战,当时获“血战火海的英雄集体”称号的就是钻探塘河一井的32111钻井队。自1977年以来,矿区保持天然气年产15亿立方米,担负着向泸州、自贡、成都地区以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的供气任务。

1966年9月30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在北京接见32111英雄钻井队职工代表

泸州天然气化工厂。1960年4月开始建设,这是中国第一个采用西方技术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氨、尿素的企业。1964年8月,2000吨合成氨生产装置建成投产。1968年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扩建,分别从英国和荷兰引进年产10万吨合成氨装置和年产16万吨尿素装置。当时负责三线建设的李富春、彭德怀、邓小平等领导多次到泸天化视察,关心泸天化发展,使泸天化发展成为“中国现代尿素工业的摇篮”“中国最大尿素和油脂化工生产基地”。随着泸州化工工业的不断发展,西南化工研究院从成都搬迁至泸州安富镇,从事天然气化工设计与研究,进行天然气化工技术开发利用。

1965年,第七化工建设公司第一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全体代表合影

因三线建设而兴的泸州化工厂(泸州北方化工厂)、川南机械厂,既为新中国迅速建立起“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挥了应有作用,也为人口大省四川省培植了数个功能各异的增长极,更奠定了泸州市工业化与城市化持续发展的牢固基础,极大地促进了泸州城市的突进式发展,推动了泸州城市体系的发育、扩展和完善。

三线建设使泸州开始有了真正的机械工业,带动了泸州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机械行业的辉煌在泸州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虽然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沉寂,但泸州人重振机械雄风的梦想从未改变。50年过去了,三线建设已逐渐淡出历史记忆,许多实物的痕迹也不可逆地消亡。但那些经历过“长三厂”的老一辈永远不会忘记那个特殊年代,他们在四川泸州渡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几千名优秀职工随厂或车间内迁,来到四川省泸州市长江边的茜草坝这方热土上,开始新的生活。后来又有复员军人、泸州返城知青、职工子女等陆续来到“长三厂”,用他们的热血和青春让“长三厂”发展壮大。祖国一声号召,数千名知识分子、技术骨干和技术工人从大城市涌向川南泸州,无数个体在集体主义洪流中,“小我”命运由此改变,甚至影响下一代。大多数内迁职工的子女接过父辈手中的工具,在“长三厂”继续为三线建设作贡献。今天,有的“长二代”都已退休,许多老职工已在泸州养育了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之初,国民经济基础薄弱,面对各种挑战,无数建设大军汇聚高坝,在无水、无电、无路、无车、无房等极度艰苦的条件下,在穷乡僻壤,以顽强拼搏的意志和震撼人心的壮举,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出战天斗地、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也为我们树立起了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

二、发扬“三线精神”,推动泸州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一)传承和弘扬三线建设不怕苦、不怕累的艰苦奋斗精神,抓住机遇,千方百计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参与四川天然气化工厂选厂工作的三线建设者陈荣昌回忆说:“选厂址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化工厂受地质、风向、水源等因素以及地方政府和专业管理产品及省三线办的多种制约。我们从重庆、朱羊溪、合江等地步行踏勘。当时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两只脚,同志们鞋都磨破几双,但毫无怨言,不图报酬,更无加班费之说,每天只有4角钱的补助。在行走过程中累了,为了鼓劲,有的同志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英雄董存瑞。’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鼓舞着大家的士气。我们到朱羊溪、松溉、朱家砣及合江鹿角溪、文桥、峨公山、烟斗坪及榕山等多处勘察,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终于,我们的劳动没有白费,经过一年多努力,选定了榕山。像这样的三线建设者们,他们放弃了较好的城市条件,毫无怨言地来到祖国的西南、西北。没有汽车和公路、铁路,靠人拉肩扛,把机器运进深山峡谷。没有住房,露宿风餐,建立起干打垒式的简陋棚屋,他们用自己宝贵的年华浇灌出奉献精神。

20世纪70年代泸州气矿宣传队合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指出“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对于助推泸州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回顾历史、审视现实,我们应该更加清醒、时刻警醒:成由勤俭败由奢,艰苦奋斗精神不能丢。在泸州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路上,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和困难还有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比如,我们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期,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许多深层次问题远没有解决,不少领域还存在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状况;长期以来形成的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依然很大;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痛点”“堵点”“盲点”,我们能达到的广覆盖还停留在较低层次;一些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偏高,“卡脖子”的问题还时有发生,等等。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只能依靠艰苦奋斗,而绝不是懈怠和享乐。泸州迎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机遇,更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抓住机遇,找结合、求协作、谋发展,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二)传承弘扬三线建设爱岗敬业、不计得失、甘于奉献的主人翁情怀,奋力争创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

北厂南迁,好男儿当志在远方。1966年3月12日,火车沿着嘉陵江狂奔,把一座座山洞甩在身后。经过三天两夜的颠簸,停靠四川隆昌火车站。从隆昌出发再行3小时车程,职工们抵达泸州。长江起重机厂的职工们到泸州时,单身楼还没盖好,只能在小学和技工学校的教室里打地铺……老一辈三线建设者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从条件优越的大城市奔赴偏僻、荒凉、落后的大西南,来到祖国内地的深山峡谷中,住油毛毡棚、“干打垒”房,雨天外面大雨、棚内小雨,晴天外面太阳炙烤、棚内热气袭人。在那特殊年代,生活物资十分匮乏,大家忍饥挨饿,风餐露宿,一年四季,顶烈日、战严寒,战天斗地。为国家三线建设,他们长期扎根大西南,用自己宝贵的年华诠释了什么是奉献精神。

钻井工人抗旱端水打井

今天,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为泸州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样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和建设者爱岗敬业、不计得失,发扬甘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哪里有奉献的精神,哪里就会闪耀出夺目的绚丽火花。川南城际铁路是落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挥成渝两地辐射带动作用构建起高效快捷的交通网,作为泸州“一号工程”,当前,川南城际铁路建设已进入冲刺攻坚的关键阶段,无论是周末还是节日,无论是严寒的冬天还是高温的夏日,建设者们依旧坚守在工作岗位,工人们戴着安全帽,高空作业者身着防护绳在各自岗位上坚守、施工。虽然他们也很想家,但舍小家顾大家,力争早日完工,早日实现泸州人民在家门口坐上高铁的梦想,党员干部带头,全体建设者奋战拼搏,只想早日为川南人民交上民生答卷。面对机遇和挑战,在发展的要害时期,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更强烈的机遇意识和更广阔的国际视野,爱岗敬业、不计得失、甘于奉献,主动在国家战略全局和全市发展大局中勇于担当奉献,奋力争创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

(三)要发扬三线建设中形成的团结协作的作风,深化合作,推动实现泸州融入成渝地区协调发展

三线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支援内地落后地区。泸州的长江起重机厂、长江挖掘机厂、长江建筑机械厂就是先后从北京、抚顺、上海等大城市内迁到泸州。工厂内迁后,泸州各级党政和全市人民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三线建设的决策部署,倾力做好支援三线建设工作,各行各业发扬协作精神,只要三线建设需要,都千方百计地予以满足。根据宜宾地委的决定,泸州市委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统一领导和协调支援三线建设;同时广泛宣传动员群众,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欢迎和支持国家在泸州进行的重点建设;泸州市各级地方政府全力提供人力和物资支援,千方百计做好后勤保障。1966年下半年以后,尽管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但泸州人民支援三线建设的信心并未动摇,仍一如既往积极参与和全力支援。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齐心协力、相向而行,打破行政区划壁垒,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正需要发扬三线建设团结协作的作风,以不断加快合作速度,扩大合作广度,拓展合作深度,提升合作效能。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做强做大重庆、成都两个“极核”城市的同时,还需要若干个“城市点”作支撑,泸州要进一步深化与成都、重庆在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平台建设、生态环境、市场体系、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合作,奋力形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泸州支点城市协同发展的格局。

(四)传承弘扬三线建设创新精神,积极谋求发展突破,为泸州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三线建设时期,泸州三线建设者们在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怀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闯劲、克服种种困难,勇于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骄人成绩。

1970年,长江起重机厂为满足国防配套急需,主动承担研制16t液压件汽车起重机的任务。全厂奋战100天,于当年8月自行设计并研制成功两台具有国际20世纪60年代初期水平的Q2-16型液压汽车起重机,开创我国生产液压汽车起重机和工程起重机行业自制专用底盘的先例,填补了国家空白。同年12月又研制成功Q2-65型6.5t液压汽车起重机。1977年6月,长江挖掘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斗容量最大的具有国际20世纪70年代水平的wy160型全液压挖掘机,这一产品为我国全液压挖掘机系列填补了空白。“七五”期间,692厂(川南机械厂)以“第二代火工品可靠性研究—非电传爆系统可靠性研究”为题,开展了整个非电传爆系统的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成果在型号上得到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的导弹火工技术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2020年5月9日,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强调,要围绕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谋求突破,不断增强川渝区域协同发展动力活力。在泸州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和传承三线建设勇于创新的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积极谋求发展突破,聚焦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积极谋求发展突破,为泸州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三、结 语

当前,泸州发展已迎来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同时泸州在成渝地区中拥有三大突出优势——毗邻地区、长江水道、自贸优势,即是四川和重庆毗邻的6个市之一,是6个市中唯一一个与重庆有长江黄金水道相连的市,是6个市中唯一一个有自贸试验区的市。机遇与优势叠加,泸州跨越式发展必不可挡。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仍然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经济总量、发展质量、人均水平仍然偏低;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新兴产业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发展后劲有待进一步增强,有的区县缺乏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项目攻坚、招商引资、服务企业等方面还有很多发展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弘扬三线建设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团结一心,集中全市力量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融入大战略中拓展发展新空间、借用发展新力量、增创发展新优势、实现泸州市的跨越式发展。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第2期 )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唐 慧【中共泸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泸州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责任编辑: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