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下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有效路径探索
段雯 万晓翠
21世纪20年代,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宏伟地开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四川盆地崭新的未来。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下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紧迫性
(一)科技创新的迫切要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科学教育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前,我国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比如基础研究基础较薄弱、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不足、重点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科技基础性工艺能力缺乏、科技储备不足等。特别是在度过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2020年后,中国政府、社会与企业已逐渐意识到,中美围绕着科技、贸易等方面展开的对抗趋势将是持久的、深层次的。能否破除科技创新发展的“瓶颈”,打破美国“卡脖子”的局面,对中国内地产业意义重大,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甚至是提高科技竞争力,维持现有国际格局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国际国内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
回顾历史,川渝地区的前途命运和“国家战略”挂钩有四次,第一次是抗战时期重庆成为“陪都”,标志着大内迁的开始。第二次是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第三次是1997年重庆与四川分列,单独设立直辖市。第四次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下简称“双圈”)战略的实施。第一、二次“国家战略”的实施是在战争或战争威胁背景下作出的。第三次“国家战略”的实施是为了确保重大水利工程落地等。第四次“国家战略”是在全球视野下对成渝未来的谋篇布局。
1.优化国家区域经济布局战略决策的需要。我国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要将成渝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以解决国内城市群合力不足的问题,迫切需要提升川渝地区城市群综合竞争力。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是为了在中西部纵深地区即西南、西北一带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后方工业体系。现在我国主要的中心城市和新一线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东部地区,要选择有潜力的城市群提升综合竞争力,位处西部川渝地区的成都和重庆两个区域中心城市及其辐射的城市群是中西部其他城市群无法企及的。
2.加快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迫切需要。内地经济局势呈现东部沿海经济体量大、产业结构层次类别多,中西部地区经济体量次减、产业结构层次单一的状态,我国中西部纵深地区呈现出“中部塌陷”的问题。成渝地区具有丰富的人口资源,拥有广阔的内部市场,工业结构和体系较为完备,科技人才和技术资源丰沛,发展潜力强劲,可以对中、西部地区形成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2019年,四川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6615.82亿元,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605.77亿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可以解决我国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不可持续问题,是在中西部地区形成新的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战略举措。
3.对冲外部风险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中美对抗的长期趋势使国际形势进一步严峻。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开发国内市场、促进国际市场的需求被提上议事日程。随着国际疫情快速蔓延,全球经济复苏遭遇寒流,部分国家霸权主义、单边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局面下,以重庆、四川为代表的西部内陆省市优势明显,经济增长仍然稳步提升,经济总量稳步增加,2020年四川省GDP达到48598.9亿元、比上年增长3.8%,重庆市GDP25003亿元、比上年增长3.9%。
4.国防战略的迫切需要。一是应对海岸线带来的安全威胁,成渝处于中西部纵深区可以构建重要的战略缓冲;二是应对来自边防地区的安全威胁,成渝地区是云南、新疆、西藏的战略后方,可以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三是成渝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面对印度、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起到控制和牵制作用。
(三)人才流动与国民幸福感提升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产生的新高薪岗位的速度大大滞后于年轻人学历和教育水平提升的速度。需求与供给之间缺口越来越大,人才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供给与需求的实际差,直接导致劳动者付出与收益比例大幅下降和劳动者心理失衡。与此同时,人才在北上广深及部分新一线城市的过于集中与西部地区稀缺流失的现状也一直在向人才流动提出立即转变的迫切需求。以绵阳市为例,绵阳本地高校的毕业学生大多数都选择离开绵阳,前往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或其他新兴一线城市就业。人才缺失、人才选择等现实情况持续引发政府、社会和企业的高度关注。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①,应当看到由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续的现状,导致大量中西部城市缺乏中高端工作机会,部分地区国民幸福度不高。
二、行政层面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与探索
(一)打好“顶层设计”这张牌
一要紧密衔接《科技强国行动纲要》的制定和出台,将中央、省委的战略规划和部署纳入城市(区域)“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出台一系列落实总体规划的配套文件和政策,用实用好规划、文件和政策。二要紧密衔接新时期国家创新体系总体布局,进一步完善面向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城市(区域)创新体系总体布局。强化城市(区域)市场主体与科技要素的沟通协作,共同布局和升级产业链、实现产业效能溢出。打通价值链、要素链、创新链的关键点,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程,构建各类市场创新主体功能互补、绿色循环的协同创新大格局,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二)打好“科技攻坚”这张牌
要在提升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上下功夫,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科技领域和关键科技技术,打好“科技攻坚”这张牌。一是聚焦重点科技平台,加快创新策源地建设。以成德眉资同城化为重点的“一心”,同步化推进成渝科技创新的“一线”,一体化推动成德绵乐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长江上游绿色创新发展带和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创新带的“三带”,系统推进西部(成都)科学城、绵阳科技城、重庆科学城的“三城”,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二是协同推进重大科创项目科研攻关。集聚优势人力、物力和资金,加快推动超高速轨道交通、新型空间光学、核心芯片设计等一批世界科技前沿重点项目和清洁核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和研发。着力发挥互联网+、生物医药、信息工程、电子产业、大数据智能化等领域优势,形成川渝一体化发展态势。迭代梳理科研攻关清单,构建新型实验室体系,推行“揭榜挂帅”等科研政策,让“能者上、庸者下”。三是聚焦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力争发挥科技创新的最大联盟。加快重组国家、省级、市级重点孵化器和实验室体系,通过调整融合,推动国家、省级、市级重点孵化器和实验室的现代化水平,强化多学科、多领域相互融合,提升承接和完成重大科技创新研发任务的能力。
(三)打好“产业转型”这张牌
加快推动城市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要在推进产业互补共融“结链成群”上下功夫,加速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协作,提高川渝地区产业配套协同程度上下功夫。优化科技创新区域布局,发挥西部(成都)科学城、绵阳科技城、重庆科学城等重点区域,高能级战略、产学研等重大平台的支撑作用,引领各区域、各版块、各园区(试验区、示范区)协同创新。要加快推进实体产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以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带动产业+数字+平台+技术,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点”。
(四)打好“资源分配”这张牌
一要科学地、合理地、规范地分配各种资源要素,要在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解决好服从服务国家战略全局与提高城市内生能力、处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打牢长期发展的基础、突出地方特色与整合资源优势、解决市场驱动与政府引导、成渝“双圈”带动与区域协调联动、“双圈”建设与“一心、一线、三带、三城”协调发展的关系。二要以“一盘棋”的思维着眼长远系统谋划,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强化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统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加快构建内畅外联、高效便捷的现代交通、通信设施立体网络。像20世纪60年代开展的“三线建设”一样,在东北、华北、西北、中部、西南圈定有代表性地大中小城市或城市群,通过向中西部地区调整转移中高端产业实现全国的均衡发展。
(五)打好“行政体制改革”这张牌
用好“改革”这个“快变量”,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坚持国家所需、川渝所能、民众所盼、未来所向,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力度,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针对市场主体塑造良好的运营环境。以数字化改革为总抓手,撬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加快数字政府改革进程,打造智慧城市运行综合指挥中心,构建整体“智”治政府,构建科技创新城市新形态,实现服务事项“零跑动”指尖办理,解决“最后一公里”困扰。以服务体制争先为举措,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益导向,推动服务升级2.0版。
三、企业层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与探索
(一)巩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一是继续加大企业在资源要素配置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在研发决策、创新投入、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以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为例,2018年3088家A股公司(剔除2019年上市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合计达7255.4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2%,每家公司平均投入研发金额达2.35亿元②。横向比较政府研发投入数据,2018年,四川省共投入R&D经费737.1亿元。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R&D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57.8%、32.4%和9.0%。由此可见,企业将长期处于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要加快推动多种创新要素资源向企业聚集。二是以企业为主体引进或共建一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孵化器、新型服务技术平台、新型转移技术机构,吸引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防军工企业、社会科研力量共同参与,实施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三是鼓励企业面向社会提供更多高薪、有上升空间、富有吸引力的岗位吸引高端人才,鼓励和引导人才开展根本性、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重视开拓性、变革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四是鼓励企业营造奋发有为、创新实干、高瞻远瞩和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文化,加快推进科技自主创新。
(二)鼓励大企业发挥引领支撑作用
鼓励企业、社会深度参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决策,多渠道、多形式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水平,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促进全省(市)区域经济工作稳中求进地向前发展。鼓励企业探索产权制度、激励机制等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产业链+互联网、企业+平台,打造和依托专业化众创空间等新型创新创业技术服务平台。以孵化服务功能提升为着眼点,推进孵化器专业化、精细化建设,打造示范孵化器和标准孵化器,完善从项目初筛—项目培育—产业化发展的全链条一体化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体系。鼓励大企业加快推进市场供应链金融模式,在行业内加快建构优胜劣汰、高效授信、融资便捷的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发展的良好秩序,为优质小微企业及其延伸产业链主体提供快速、便捷、低成本的资金服务。
(三)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共性技术平台,解决跨行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一是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以国家、省级、市级重要科研专题和领域为方向,聚力推动服务型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以川渝地区为例,围绕地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超高速轨道交通、新型空间光学、数字信控、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智能化等重点技术领域,开展基础应用研究、技术前沿研究和技术共性研究,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研发投入、产品设计、检验测试、市场评价等专业化、公共化和社会化服务,集聚优秀人才资源,促进产学研深度共融,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现代化水平。二是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防军工单位、社会科研创新平台的功能性作用,筛选优质合作对象作为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组织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与攻关。三是鼓励大中小企业在产业链条内开展上中下游协作,鼓励采取研发众人参与、“5G+工业+数字化+互联网+平台”、大企业内部创新创业和构建企业内外循环生态圈等模式,促进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资源共享和系统集成,通过大中小企业协同、上中下游协同联动、主体产业与辅助(衍生)产业合作,形成良好的产业链互动机制③。
(作者单位: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参考文献
①《十九大报告解读: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马骥,《统计与咨询》,2017年6期,P40
②《A股研发投入排行榜:这些公司的研发投入超过九成公司净利润》,互联网。
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李晓红,《求是》,2021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