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学习习总书记的为民情怀——习近平同志在绵阳的考察、视察活动纪实
文/敬东阳
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群众,关心民生,体现了新一代党的领导人崇高而博大的人民情怀。他先后三次到绵阳考察、视察,都是带着关注民生的心愿而来,深入务实、嘘寒问暖、朴素真诚,深得绵阳干部群众的信赖和赞扬。
早在 1974 年,习近平同志下乡插队,担任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支部书记,梁家河地方地处山地,群众生活上取暖、照明、煮饭主要靠煤炭,而用煤炭贵且运输不便,年龄很小的习近平对此十分着急,为解决当地群众煮饭、照明、取暖的实际困难,他通过《人民日报》了解到绵阳大办沼气的经验后,首先向县委提出要在陕北修建沼气,在延川县委支持下,他带领部分干部于1974年12月乘汽车、坐火车经四天艰辛赶路到达绵阳地区,用10多天时间,在四川省沼气办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先后到当时的绵阳县、德阳县、遂宁县考察学习,每到一处,他下池坑、问疑难、学经验、请专家,全面学会了沼气的修建方法,还从绵阳为梁家河村请了一名沼气师傅。回去后习近平支书亲自带人建了第一口样板沼气,让群众学习、示范,引领梁家河群众很快建成几十口沼气,很好解决了当地煮饭、照明等群众生活问题。陪同近平同志前来学习沼气的人后来回忆说,在学习沼气经验上,习近平很深入、爱思考、点子多、不怕苦,把老百姓的事情看得很重。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给绵阳造成了极大的灾难。已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心系灾区,带着党中央的嘱托,2008年6月27日至28日,他先后深入绵阳市受灾最重的游仙区、平武县、北川县、江油市的农村、厂矿,查看灾情、指导救灾重建、慰问群众、鼓励干部。
在游仙区,他深入高温下的临时帐篷,看望组织部门的干部,指示组工干部要主动抗震救灾,指导基层党组织要深入一线为受灾群众服务,要求党员干部要发挥党员先进性,努力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作贡献。
在平武县平通镇,他听取平武县委灾情汇报,仔细询问群众的伤亡、损失数据;深入帐篷察看粮食、衣被,关心灾民生活,走进板房学校看望灾区师生,对救灾干部握手问候,指示县委要保证受灾群众的吃、住、医、教等具体需求。平武受灾群众至今犹记总书记的亲切话语。
在北川县桂溪乡,他看望慰问灾区值班干警和村社干部,检查指导安置点建设,指示重建工作要把对口援建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调动群众重建家园的积极性,要把灾后重建变成一次发展的机遇。
在江油市,他深入江油发电厂,察看企业灾情,鼓励受灾职工,指导工业企业恢复重建,要求地方党委、政府关心爱护企业职工生活。在绵阳的行程中,习近平同志始终关注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反复叮嘱随行的四川省、绵阳市领导干部,大灾之后要“两手抓”,抓灾后重建,抓恢复生产,确保社会稳定和群众正常生活。
2011 年 8 月 19 日,习近平冒着酷热深入北川县,了解灾后重建,考察基层经济、社会、党建工作。在擂鼓镇吉娜羌寨,他与羌族群众围坐拉家常,问生活、问困难、问发展,鼓励受灾群众要依靠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在北川新县城,他走入禹龙社区,看社区建设,看居民家庭,了解灾民安置,还与游客交谈,关注旅游经济发展。看到北川大灾后恢复重建有了巨大变化,习近平同志十分高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绵阳的行程,三次活动虽然时隔久远,时代不同,身份不同,但他的心愿相同,情怀相同,那就是心系群众之所盼,关心百姓安危冷暖,把人民的需要放在最高位置,把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在一言一行的具体细节中。习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典范。
(作者单位:中共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