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党史文献网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昔日西南大三线 今朝同唱双城记 “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三线建设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讨会在攀枝花举行

  

  3月25日至26日,“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三线建设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讨会在攀枝花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昔日西南大三线·今朝同唱双城记”为主题,深入汲取三线建设的历史经验,汇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智慧力量。中共攀枝花市委书记张正红到会致辞,中共攀枝花市委副书记、市长虞平主持开幕式。

  “攀枝花发展与三线建设紧密相联,攀枝花的辉煌发展历程,就是我们党三线建设方略的成功实践。”研讨会上,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班永杰说,三线建设时期形成的工业基础和产业格局,建设的骨干企业和铁路公路等干线等,为今天西部的发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战略动能、厚植了发展优势。

  回顾历史,川渝两地山水相连、地缘相近、文化同源、历史同脉。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徐光煦说,成都、重庆、攀枝花三地虽相距数百公里,但资源互通、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形成紧密联系的后方工业体系,为国防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立足当下,为唱好“双城记”,川渝两地党史部门将抓住机遇,记录好两地携手奋进的新征程,研究好合作共赢的新课题,宣传好三线精神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

  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江红英在致辞中说,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在国防和经济建设史上的一次重要探索。这一探索改变了中国区域经济版图和产业发展布局,是一项影响极其深远的伟大战略决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决策是重庆和四川面临的又一重大机遇,是对成渝地区改革创新、相向发展成果的充分肯定,又是顺应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赋予成渝地区的更高奋斗目标。

  紧扣三线建设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四川等地的专家学者纷纷亮出金点子。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付才辉认为,攀枝花以全力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将加快形成链接三圈的“两纵两横两走廊”金沙江生态经济带,届时将从“三区联动”到实现“三圈”联动的新发展格局历史性转变。

  针对攀枝花“新三线建设”及“三个圈层”的发展,付才辉建议,一方面紧扣攀枝花与周边五县的“1+5”核心圈层加快打造半小时经济圈,以全力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牵引融入国内国际圈层;另一方面加快构建金沙江流域两纵两横两走廊经济带,推进攀枝花与周边五地市州的一体化,推动哈昆经济走廊和长江经济带西出印度洋,实现“两洋战略”,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蒋永穆提出,三线建设时期,成渝攀就因“两基一线”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形成了成渝攀国家战略“铁三角”。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攀枝花应抓住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借助RCEP平台,利用地理优势,加强向东南亚开放的通道作用,作为成渝商品南输地,寻找发展机遇;认真研究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律,运用攀枝花特殊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利用钒钛资源优势,将攀枝花打造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先进制造基地;充分利用“阳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加强农文旅融合发展;加强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区域教育、医疗、信息、文化、创新“五大高地”建设,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的承载力、辐射力、吸引力;冲破交通限制,加强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密切攀枝花市与成渝地区的互联互通。

  研讨会期间,与会嘉宾学者还考察调研了攀钢钒轨梁厂和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深度体验三线建设的伟大成就,切身感受三线建设者“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有效增强了对三线建设历史的感官认识。

  (省委党史研究室党史二处  供稿)

责任编辑:党史文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