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的位置:首页正文
用生命和信念吟成的诗歌——刘伯坚和他的诗歌《带镣行》
文/侯立新
带镣行
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
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
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
拚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1935年3月11日,广东军阀为了炫耀所谓胜利,押着负伤带镣的刘伯坚,在大庾县最繁华的青菜街(现改称建国路)走过示众,移囚绥署候审室。刘伯坚的诗人气质、壮士情怀和英雄风采,使路旁的人们敬佩不已。回到牢中,他写下这首著名的《带镣行》。铁镣虽然锁住了诗人的双脚,但锁不住诗人坚定的信念和轩昂的斗志,受伤的腿带着铁镣走在大街上,脚步坚定有力,看不见恐惧和悲切,目光安祥而坚定,铿锵的铁镣声,带着诗歌的节奏,每向前走一步,都是在唤醒民众。其情景令人震撼。后人有诗壮其行曰:统战西北军,留守在赣南。被俘大庚县,游街气轩然。身在牢狱中,心忧天下寒。
《带镣行》使我们想起《东方红》中的《《就义歌》:“带镣长街行,告别众乡亲,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为了主义、为了工农的解放,刘伯坚把敌人的游街当成宣传正义、宣传革命的舞台,激励后来人前仆后继,为人类的解放而英勇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在筹建人民英雄纪念碑时所开列的中华英雄排名榜上刘伯坚的名字放在第四位。其原文如下:“刘伯坚在哗啦哗啦的镣铐声中,高昂着头颅,望着长街两侧眼含热泪的百姓,留下了那首传遍了整个中国的《带镣行》”。
刘伯坚自小研文习武,志存高远。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梁启超的《中国魂》,一次又一次激发了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雄心壮志和强烈的使命感。他慷慨陈词:“吾堂堂炎黄子孙,岂容洋奴欺辱,凡有血之士,莫不枕戈饮血……”。“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传统文化和共产主义理想培养了刘伯坚英雄主义情怀。法兰西、莫斯科、大西北和苏区留下了他追求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光辉足迹。
1935年3月13日,即移到绥署候审室的第三天,刘伯坚又写下《移狱》一诗。他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10天。这段时间,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开始四渡赤水,陈毅带领红军在梅岭一带打游击。诗人被囚狱中,度日如年,和外面沸腾的革命斗争隔绝。但心中坚信南方的革命势力会春意蓬勃地发展。
1935年3月19日,刘伯坚写下《狱中月夜》,掐指算来正是农历2月15月圆之夜,本是亲人团圆之时,应该和梅岭的同志们一起战斗,可眼下牢门深锁,望不见光明,诗人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中国革命处于最艰难的时候,诗人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将革命进行到底。他在给妻子的信中交代,将他葬在梅关,站得高,看得远,看见燎原的烽火,看得见革命胜利的到来。
激情自由飞翔
《带镣行》,以五言古诗的形式表现,全诗3段,12行。均以“带镣长街行”开头,后一句则分别从形(“蹒跚复蹒跚”)、声(“镣声何铿锵”)、神(“志气愈轩昂”)三个角度,由远而近,勾画出一个充满自信、一身正气的壮士形象。该诗不拘押韵和平仄,这样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能更好第表现诗人的个性和思想。在音节上,富于音乐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五言古诗在古体诗歌中,形式活泼、体裁多样、句法和韵脚的处理自由,抒情叙事富有表现力,容量较大,用韵灵活。从文学风貌论,其典型风格是端正浑厚、庄重典雅、句语浑雄、格调苍古,发人才思。
标题“带镣行”短短三个字,就勾画出一幅悲壮的画面。自古“行”字入诗的很多,但大都与浪漫、悠闲、自在有关,与风花秋月有关,对于带着铁燎的人,我们看得较多的是“带镣哭”、“带镣悲”、“带镣悔”,很少看到“带镣行”的豪迈。每一段都突出“带镣长街行”,为什么要突出长街呢?长街两边是人民大众,敌人押着英雄游街示众,企图打击英雄的革命斗志,制造白色恐怖,割裂群众与革命志士的感情;革命志士“带镣长街行”,把长街作为宣传阵地,展示的是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风采。
那么,壮士是怎样“带镣行”的呢?第一段,“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受伤的腿带着铁燎,每一步都钻心的疼痛,依然义无反顾艰难地往前走。第二段“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开始虽然艰难,地上留着血印,由于意志坚定,越走越精神,铁燎发出铿锵的声音,像是为英雄壮行。第三段“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前面写的脚步和行动,这两句写的是表情和神态。脚步越走越坚定有力,带着理想信念在往前走,所以,走得精神抖擞、意气风发、气吞山河。这三段的前两句,也可以说是革命或人生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艰难探索,所以,“蹒跚复蹒跚”;第二阶段,坚定不移,所以,“镣声何铿锵”;第三阶段,胜利在望,所以,“志气愈轩昂”。而每一个阶段都是带着铁燎前行,这就预示着革命和人生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困难和阻碍,都不会一帆风顺,但最终都会砸碎铁燎,获得完全的自由和解放。
“带镣行”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在“带镣行”的过程中,作者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呢?开始艰难行走的时候,“市人争瞩目”,群众争先恐后地想看一眼壮士的模样,作者无愧于自己的主义和人生追求。铁燎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每一步都敲打着脚下漫长的路和围观群众的心灵,触动人们的灵魂,像前进的号角,又像嘹亮的钟声,因此“市人皆惊讶”,往前行走的不只是脚步,还有诗人的思想和激情,在自己认准的道路上往前走,因此,内心平静而安详。为了工农大众的解放,自己的自由和生命都可以置之度外。
《带镣行》多用开口音,特别是韵脚,如“锵”、“详”、“昂”、“放”等,有一种张力和气势,用字简洁、凝练,节奏明快,气势磅礴,富有音乐感,让我们想起《国际歌》的高亢旋律。字里行间,闪烁着铁骨铮铮,顶天立地英雄的光辉,感情跌宕,惊天地而泣鬼神。是刘伯坚波澜壮阔一生的高度概括,也是革命者伟大人生史诗般的升华。
革命理想高于天
这三首诗歌处处洋溢着诗人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情。刘伯坚被俘后,拒绝敌团长 “自由”和“重用”的诱降,大义凛然地说:“我干革命就是顺应历史潮流,要干革命就得有危险。没有危险就没有革命,没有牺牲就没有工农大众的解放……”这个粤军团长后来对人说:“刘伯坚这个人,真不愧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员!
诗人带着脚镣走在大街上,虽然每一步都很艰难,“蹒跚复蹒跚”,街上的人都争着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看到诗人无所畏惧,行走在天地之间,铁镣发出铿锵的声音,诗人胜似闲庭信步的风采让人们都感到惊讶,只要能唤醒民众,解放工农,所有的付出和牺牲都值得。
丹心照日月,浩气贯长虹。诗人在遗书中把自己的一生归结为:“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只要革命事业蓬勃发展,“我为中国作楚囚”,便心甘情愿,引以为豪。临刑前,刘伯坚写了最后两封信,他预言:“不久的将来中国民族必能得到解放”,他的“鲜血不是空流了的”;信中谆谆叮嘱他的亲人:“最重要的,诸儿要继续我的志向,为中国民族的解放努力流血,继续我未完成的光荣事业”。 但诗人万想不到,他临刑前,给妻子留下遗书时,挚爱的妻子已先于他而牺牲于闽西游击区。他至死都为自己是共产党人而自豪。刘伯坚革命理想高于天、对党忠诚、至死不渝的品格,鼓舞和教育了无数人。正因为有这样的情怀,诗人才能带着脚镣写下这千古绝唱。
(作者单位:中共广安市委党史研究室 )
——————————————
人物简介:
刘伯坚(1895年—1935年),四川平昌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优秀党员,中国工农红军早期优秀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毕业于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1921年与周恩来等发起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8年被派往苏联学习军事,并出席了中共六大;1931年底,参与领导宁都起义,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苏区坚持斗争。曾任国民军第二集团军总政治部副部长、苏区工农红军学校政治部主任、红5军团政治部主任、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等职。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离开江西长征,刘伯坚被留下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他积极组织留守部队,在于都河多处架桥,为主力部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护送中央红军主力渡河长征。1935年3月4日,留在苏区的部队遭敌人重重围攻。在江西信丰的一次突围战斗中,刘伯坚不幸身中数弹,左腿负伤,落入敌人手中,被关押在大庾粤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1935年3月21日,刘伯坚在江西省大余县金莲山上被敌人杀害,壮烈牺牲,时年40岁。他被捕后,在移狱的路上,敌人故意押着带镣的刘伯坚从繁华的大街走过, 刘伯坚气宇轩昂地拖着沉重的脚镣,昂起不屈的头,从容地走过大街,并写下了著名的《带镣行》。